
技术中心
—— Technology ——
我国生物鱼肥的生产现状与应用技术
- 分类:水产养殖技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5-31 17:0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其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生物鱼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改良水环境,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和减少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之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有的养殖模式中,针对养殖生态环境特点,用生物鱼肥培育鱼类生物饵料、调控水质,达
我国生物鱼肥的生产现状与应用技术
【概要描述】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其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生物鱼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改良水环境,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和减少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之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有的养殖模式中,针对养殖生态环境特点,用生物鱼肥培育鱼类生物饵料、调控水质,达
- 分类:水产养殖技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5-31 17:04
- 访问量:
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其引发的鱼类病害和水环境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生物鱼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改良水环境,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和减少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替代抗生素和传统农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之优点,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有的养殖模式中,针对养殖生态环境特点,用生物鱼肥培育鱼类生物饵料、调控水质,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机肥、化肥、化学消毒剂,成为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渔业的必由之路。 养殖水体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已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一些政策与措施以遏制不良势头的发展。《全国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构建渔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和谐关系,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从事渔业活动,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渔业”。国家农业部渔业会议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是未来渔业发展的方向”。可见,以渔民能增收、保护水域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是今后水产养殖科技开发的着力点,而构建一个健康、绿色、安全的水环境是基础。
一、生物肥的特点与作用
生物鱼肥的营养价值能完全满足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即所谓全价鱼肥,这类鱼肥可以直接投入养殖水体中使用。这是一种营养全面、配比均衡、使用方便、效果明显、高效无残留的水产专用肥料。
1、 营养全面。 生物渔肥中的各种必需营养元素能满足池塘中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其中添加的水体本身和传统肥料中没有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能提供藻类生长的所需营养。 除氮、磷等常量元素之外,其他营养元素包括铁、锰、硅、铜、锌、铅、钙、小肽、氨基酸、生物蛋白及特殊活化剂等,品种齐全、含量丰富。而且肥料中包含了稳定和改善水体环境的腐植酸。
2、 配方合理。 渔肥中氮磷等主要营养盐和微量元素都有最适合的比例,能定向培养有益藻类。氮磷比能够满足藻类生长的需要,同时氮磷和各种营养元素科学配比,为培养优质的水体环境奠定了基础。产品种没有超量的营养元素影响池塘藻类的生长和藻相的培养。
3. 好环境,少发病。 使用方法简单,用量小、含量足,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减少了工作量。施用传统碳铵磷肥一个月要使用三到四次,甚至高温季节要达到五次,每次施用总量达到每亩20斤。生物肥一般施用仅需2~3公斤/亩,每月仅需2~4次。容易溶解,在泼洒过程中可全部溶解于池水中,不会造成在池底沉积或浪费,并且由于有益菌对有害菌抑制能够有效的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为鱼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正常生长和摄食,降低饵料系数。
4、 培藻调水。 生物渔肥能迅速溶解于水中,形成能够直接被藻类和微生物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盐,见效快;生物渔肥培育的有益藻类,多数是由鲢、鳙、鲫、蚌、虾、蟹易消化食用的硅藻、隐藻、金藻组成,生物肥中的有益细菌在水中扩繁后形成的菌团碎屑,是鱼类的上好饵料,不但保持了水体的“肥、活、嫩、爽”,更能促进鱼类生长,达到高效的目的。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包含了藻类每天生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同时其中的营养元素又能缓慢释放,使效果持久。是真正实现了速效、高效、长效一体化的培藻调水剂。
5、绿色健康。 水色好,无污染,对人畜无害。用生物肥养成的水产品比化肥养成的鱼健康,耐运输、肉质好。更有意义的是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
二、生物鱼肥的生产
水产生物鱼肥是在原复合鱼肥基础上,通过微量元素、添加生物菌种经发酵处理而成,研发、推广生物鱼肥后,得到了广大养殖用户的日益认可,市场需要量大。目前生产的生物鱼肥系列产品,已在全国的池塘、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中推广使用。 笔者通过市场调查,已获知全国有涉足水产生物肥的企业200多家,而最先生产生物肥和销量最大的企业是合缘公司。同时也是推广及培训力度大、研发投入较多的企业。水产肥生产企业最多的在湖北,约50家。 全国拥有与生物肥相关的专利630项,其中与生物鱼肥相关的有36项。拥有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和获奖的有多项,如“合缘”牌酵素菌生物有机肥、酵素菌生物有机复合肥、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有机物料腐熟剂、蓝绿藻抑制剂等产品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总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四.生物肥的规范化 我国生物鱼肥有近十年的生产历史,但在生物鱼肥的规范化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体现在生产许可证、生产质量标准、使用标准、监督检验标准上。
1.生产许可证。当前体现在生产许可证上的问题是各省市没有一个专业对口的办证部门,只限于在土肥管理站,按农用复合肥的方式办理临时生产许可证,期限为一年,这不利于企业生产和发展。所批准生产的肥料品种质量指标仅仅限于氮磷含量,其实这不能正确说明生物肥的特性,给生产、推广、使用者造成很多误解,以为氮磷指标达到了就是好产品。又因为准入门槛低,近四年来产生了一批鱼肥生产企业,带来鱼肥市场的繁荣和无序竞争,一方面让养殖使用者获利,另一方面质量和服务难以保障。造成对生物肥的认识毁誉参半,不利于生物肥的大力推广。
2.生产质量标准。生物肥料事涉化工、生物、制造业,水产生物肥料目前还没有国家质量标准,而农业部曾为植物肥有NY/T 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由于水产业小,水产生物肥仍停留在部分地区和部分水体使用,未能引起国家重视,所以,难以出台相关标准。
3.使用标准。目前国家没有水产生物肥质量标准,就更无其使用标准,各企业自行其是地编制出有利于产品销售的技术手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4.监督检验标准。由于职能管辖部门未明确,又无质量标准可依,所以,生物鱼肥市场出现了管理无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三、生物鱼肥的适用范围
水产生物肥适用水库、湖泊、池塘、海水等养殖水体的鲢、鳙、鲫、珍珠、河蚌、蛏蛤、海参、海蜇、虾、蟹等滤食性和杂食性水产动物的养殖。 六.生物肥的营销 生物鱼肥的生产企业可分为专营和兼营两大类,专营为后来新成立的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规模小,大多为租借生产厂房,兼营生物鱼肥的企业是由原来生产渔药或生产农用植物肥而兼营水产肥,一般规模较大,技术实力雄厚,服务体系较完善,多在媒体上做广告。 我国水产生物肥的销售市场出现了以下几种销售模式。
1.直销:针对湖泊、水库大水面用户,以出厂价格交易。因为用量大,必须签约,并与用户协商一致,制订施肥及养殖方案。
2.经销商零售:以池塘为主的中小水面用户。 为了促销通常采用相应的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广告宣传、产品奖励、预付款奖励、铺货等措施。目前交易中已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少数产品质量不高,为了促销夸大其产品功效和全程使用生物肥,造成用户未能达到预期产量而引起争议;二是未用过生物肥的用户对产品不了解或不认同,要求产品供应商提供产量保证,这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涉及到放养鱼类的规格和数量及搭配比例、鱼病、自然灾害、回捕率、生产管理、投饵、配套肥料等因素,而生物肥只是其投入品的一种。但是如果是大水面,生物肥厂家可与用户制订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并以专人跟踪全程服务,这种合作关系又是可行的。
四、生物肥的局限性
一是生物肥料的单位成本比有机肥、化肥高,尽管性价比高,但不少用户习惯于使用传统肥料,在认识上有待提高。二是由于配方中氮磷含量不是很高,而且用量少,要补充适量的氮磷源,在投饵或有淤泥的老池塘中使用效果显著,而且可以全程使用,但在大水面和新池塘中要与其它肥料交替使用,才能确保效果。三是对鱼苗、鲢、鳙、贝类、虾蟹类等滤食性水生动物有直接促生长作用,但对草鱼等食饵性鱼类仅有改良水环境,间接促生长作用。四是生物肥的发酵、干燥过程需要时间,所以生产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生物鱼肥的使用技术
1.大水面用生物鱼肥的方法及要点
①地点:用生物鱼肥时最好在上风口、进水口,或者在湖湾、库汊等处较好。
②水位:生物鱼肥只在浅水处不分层的水域中进行,因为浅处水可以垂直循环,把氧送到底层促使有机物矿化和向水表层转移。
③时间:生物鱼肥时间以午前水趋于分层时为宜,这样肥料可多在水表层停留。
④频次:生物鱼肥应掌握适量多次,间歇施放。
⑤透明度: 透明度维持在40cm为佳,这时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可达30mg/L;透明度降到50cm时,可施一次追肥。
⑥水温:在水温20℃时,施水产生物鱼肥2天后浮游植物量达高峰,可维持7~8天,每5~7天再施追肥一次。
⑦夏季少用或不用化肥:多数氮素化肥含铵,即使施用硝态氮肥,在缺氧和富含有机物的水中,也会还原成铵态氮。含氮的有机物分解也产生氨,氨在水中通常有两种状态,即离子态铵(铵根离子)和非离子态氨(氨气),只有后者才对水生动物构成较大的毒性;铵根离子也有毒,但对水蚤和一些鱼类的毒性只有氨气的1/50,而非离子态氨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是很大的,轻则使水质老化、动物生长停滞,重则导致水产动物急性氨中毒而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溶氧量的减少也会使氨气的毒性增强 尿素中的氮是酰胺态氮,一些藻类虽可直接利用尿素,但据研究在有7μg/L铵态氮共存时,藻类利用尿素的能力就受到抑制。只有待尿素转化为氨氮时才能被利用,这个过程在高温季节需2~3天,低温时需7~10天。这样一来,尿素就不是一种速效肥料,因此盲目追求使用高价尿素应慎重对待。
⑧水质:用生物鱼肥的水质以pH值在6.5~7.5为好,因为pH接近中性(7.0)时,肥料中的磷以偏磷酸根离子(HPO42-)、磷酸二氢根离子(H2PO42-)状态溶出,有效性最大。若水体pH过高,可先将磷肥充分溶解,然后泼洒,以减少肥分损失。
⑨浑水:水体混浊时,粘土粒子较多,肥料中的营养成分易被吸附固定,可待水体澄清后,再用生物鱼肥。
⑩生石灰:施用生石灰后,应在3~5天后再施水产生物鱼肥,否则有效磷易与Ca2+相结合生成难溶的磷酸钙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2.水产施肥注意事项
一忌“阴雨急”: 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二忌“闷天气”: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泛塘,不宜施粪肥、化肥,可宜施生物肥。
三忌“水浑泥”:水体过分浑浊,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损失。
四忌“单打一”:化肥不要单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营养一般要求氮、磷及微量元素全面,如果单施某种化肥,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宜与生物肥--肥水宝三号、水立肥交替使用。
五忌“拉郎配”不能盲目混施,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施用生石灰后,应在10天后再施水产生物鱼肥,否则有效磷易与Ca2+相结合生成难溶的磷酸钙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六忌“高温期”:湖泊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0-30℃的晴天上午进行。水温超过30℃时应停施、少施化肥。宜改用调水型生物肥水立肥。
七忌“干抛弃”:固态肥不能干施,氮、磷肥呈颗粒状,在水面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影响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应将其兑水溶解后泼洒。生物肥更要浸泡1-2小时后,再泼洒,效果显著.
八忌“鱼病里”:鱼不摄食或暴发鱼病时不能施肥。鱼摄食不旺时,由肥料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鱼及时利用,易败坏水质;暴发鱼病时,鱼体抵抗力减弱,若铵态氮肥施用较多,易使鱼中毒。
九忌“超肥力”:不能一次施肥过量,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过量施有机肥,则会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成鱼类缺氧泛塘。所以施肥时,千万不能一次将肥料施足,一般要求3-5天施追肥一次,使水体中的总氮有效浓度保持在O.3mg/L以上,总磷浓度保持在0.04~O 05mg/L。
十忌“放水体”:施肥后不能放走表层水,肥料施入水体后,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一般1-3天后才能被浮游生物充分利用,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下的2米内。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易造成肥效下降。
十一忌“消毒剂”:生物肥不能与抗生素、消毒杀菌剂、杀虫剂同时使用:活水素用后的活菌,药物对它有杀灭作用,水体使用消毒剂五天后才可使用,使用抗生素两天后才能使用。硝化细菌不可与过氧化钙等化学增氧剂合用,这些物质在水中分解出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所以最好两天后使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公司邮箱:

公司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519号明泽丽湾2号楼15层(高农大厦)
Copyright © 2019 武汉合缘绿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 鄂ICP备80222144号